84岁高龄患者因顽固性血小板减少并发大面积硬膜下血肿、脑疝形成手术成功病例报道
2010年1月是我们神经外科建科以来最忙的一个月,手术一个接一个让人喘不过气来。2月1日,我们第一台手术刚结束,突然收到一位84岁高龄患者,不明原因左侧肢体无力,查MRI示“右侧额、顶、颞、枕大面积硬膜下血肿,量约220ml余,中线明显移位。”病人有明显手术指征,但病人血小板只有1.4万,术中大出血的风险特别高,经血液科会诊,2月1日、2日两天,先后输10个单位血小板,再次测静脉血血小板为2.5万,外周血(人工采血)2.4万。然而就在这两天中病人病情逐渐加重,出现意识障碍及脑疝前期症状。外科手术前血小板要求至少在8万,而这种病人经血液科会诊意见,输多少血小板都不可能达到这个值,但病人的病情已经不能再等。据了解在外院这样的病人只能等死,因为手术最主要的前提条件不具备,医生谁也不愿意冒这么大的风险手术,尤其是在医患关系这么紧张的情况下。而这个病人血小板极少,又是84岁高龄,手术死亡率高上加高,怎么办?我们反复向家属交待病情,同时做好急诊一切应急预案,冒死也要抢救这位老人。
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说法73、84是人生的两道坎儿,又恰逢我们中国的传统的佳节——春节,谁都不想在这段时间死人,家属用乞求的眼光看我,他的三个女儿甚至要下跪求我救治老人,这给我心理带来很大压力,也是对我从医外科这么多年来又一次挑战:08年我们为血液科一位白血病脑出血患者成功完成开颅颅内血肿清除术。
2月4日上午,我们充分的做好两套手术方案一、微创清除颅内血肿二、如果出血不止就行开颅颅内血肿清除止血。首先我们采取第一套方案在全麻下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术中清除陈旧血250ml余同时输入血小板10单位,认真仔细止血。手术经过一个多小时顺利结束,术后马上复查头CT,血肿已清除,脑受压已复位,颅内没有新鲜出血。病人术后4小时清醒,问话回答正确,四肢活动良好。家属及患者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目前正在积极恢复治疗中。
这标志着我院神经外科技术又向更高水平迈进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