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你的位置: 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快讯> 正文

防范在先规避医疗风险重心前移和谐医患关系

发布时间:2009-12-07 浏览次数:

防范在先 规避医疗风险重心前移 和谐医患关系

医患关系办公室 金连峰

医患纠纷的处理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能够把已发生的医患纠纷公平、公正、和谐的处理好,需要相关部门、人员付出大量艰辛的工作。与其拭目等待,像救火队员一样,奔波于纠纷的调解与处理当中,不如我们换种思维,换个思路,转移工作重心,做好防范工作,最大限度的规避医疗风险,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防范在先,规避医疗风险;重心前移,和谐医患关系,充分体现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中医观念,有着极其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提高医疗技术,规避医疗风险

掌握并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是医务人员治病救人的前提和根本,是规避医疗风险的重要保障。我院每周都邀请各专业科室专家对在院医师进行专业理论与技能培训,通过业务学习,提高临床各科室医务人员的基础理论与实践技能水平。在疑难危重患者的处理方面,低年资医师应向上级医师虚心请教,通过不断学习实践提高业务水平。

二、履行告知义务,加强医患沟通

现代医学要求医师应该具备这样4个要素:精湛的医术、良好的医德、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熟知医疗法律法规。很多医患纠纷的原因不是医疗技术水平不足,而是由于医患的沟通障碍而引起的。

医患沟通最重要的方面表现在知情告知。如何有效的进行知情告知,规避医疗风险,是医务工作者需要深思的问题。首先,在医疗活动中,要以患者为中心,主动提供患者需要客观的信息,不能夸大疗效,增加患者及其家属的期望值。其次,医师应对医疗方案的选择、手术风险、药物和检查的不良反应以及医疗费用、疾病预后转归等进行告知,并且告知内容要具体详尽,一旦发生医患纠纷,由于医护人员已做到详尽告知,患方多会表示理解。再次,重视签字制度。在诊疗过程中,患者及其家属不利于医疗行为的要求要记载,如拒绝检查、治疗、手术,需要陪护的患者无陪护,患者私自外出等,医务人员应履行说明义务,并在病程记录中详细记录,让患方签字确认。特别是术前签字制度,对手术风险、麻醉风险要充分告知清楚,并让患者和(或)家属签字以示同意。涉及相对重要医疗行为的告知,一定要求患者本人和(或)所有主要直系亲属同时来院,履行告知义务。

三、严守规章制度,按照规范执行

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与规范,是规避医疗风险的重要保证。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等要认真执行,不容疏忽。经验教训告诉我们,由于这些的不规范会带来重大的医疗隐患。

四、汲取经验教训,做到防范在先

医患关系办公室会定期对接待处理的医患纠纷进行阶段性的详细总结与分析,并通过医师大会、护理大会以及院例会向全院医务人员公布,进一步提高全院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加强规避医疗风险的能力,为避免同一类医患纠纷的发生起到一定预防作用。

五、加强服务意识,和谐医患关系

“大医精诚”是孙思邈有关医德修养的论述,孙思邈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悲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皆如至亲之想,……如此可谓苍生大医,反此则为含灵巨贼。”文章告诫医者要“精”、“诚”,即技术精湛,品德高尚。医生应融入医德情感,强化医德规范,加强医德修养,真正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从根本上减少医患矛盾。

医疗服务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优质的医疗服务质量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内容,同时也避免或减少了医患纠纷的发生。评价医疗服务质量,除了医护人员的技术质量,还有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医护人员应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视患者如亲人,换位思考,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感,为患者提供温馨、细心、爱心、耐心的服务,从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减少或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