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你的位置: 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快讯> 正文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克林霉素注射剂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

发布时间:2009-08-14 浏览次数: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克林霉素注射剂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www.moh.gov.cn 2009-07-03 11:51:35

--------------------------------------------------------------------------------

卫办医政发〔2009〕10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最近,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向全国通报了克林霉素注射剂严重不良反应的情况。为有效防范克林霉素临床使用风险,保障医疗安全和患者用药安全,我部组织专家制定了《克林霉素注射剂临床使用注意事项》,现印发给你们,并就加强克林霉素注射剂临床使用管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加强对克林霉素注射剂临床使用的管理,认真贯彻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要求,提高合理用药的水平。临床医师要严格按照克林霉素注射剂适应证和用法用量规范使用;药师要加强对临床使用克林霉素注射剂的用药审核和监测,确保用药安全。

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加强克林霉素注射剂用药监测和使用患者的管理。要准确掌握使用克林霉素注射剂患者的情况,做好临床观察和病历记录,注意防范克林霉素注射剂说明书未提示的、新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现可疑不良事件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对出现损害的患者及时进行救治,并按照规定报告;要妥善保留相关药品、患者使用后的残存药液及输液品等,以备检验;根据病情如确需临时性超适应证、超剂量或改变给药途径时,要有循证医学的依据,充分评估用药风险,并做好记录。

三、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医疗机构用药安全的监管,指导医疗机构做好克林霉素注射剂相关不良事件的监测和报告工作;要与当地药监部门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及时通报相关信息,发现不良事件采取果断措施进行科学处理。

附件:克林霉素注射剂临床使用注意事项

二OO九年六月二十六日

附件

克林霉素注射剂临床使用注意事项

一、适应证

适用于革兰阳性菌引起的呼吸道、关节与软组织、骨组织、胆道等的感染以及败血症、心内膜炎等;还适用于厌氧菌引起的腹腔和盆腔感染,以及厌氧菌败血症等。

二、药理

药效学特点:克林霉素作用于敏感菌核糖体的50S亚基,阻止肽链的延长,从而抑制细菌细胞的蛋白质合成。克林霉素磷酸酯在体外无活性,进入体内后迅速水解为克林霉素而起到抗菌作用。

药动学特点:口服吸收快而完全,进食对吸收的影响不大,蛋白结合率高达92%~94%。口服盐酸盐150mg,45~60分血药浓度达峰,为2~3μg/ml。肌注后血药达峰时间,成人为3小时,儿童为1小时。静注300mg,10分钟血药浓度为7μg/ml。体内分布广泛,可进入唾液、痰、呼吸系统、胸腔积液、胆汁、前列腺、肝脏、膀胱、阑尾、精液、软组织、骨和关节等,也可透过胎膜,但不易进入脑脊液中。在肝脏内代谢,部分代谢物可保留抗菌活性。代谢物由胆汁和尿液排泄。在尿中收集到的原形药物约占体内总药量的1/10。t1/2为2.4~3小时,小儿2.5~3.4小时,肝、肾功能不良时可略延长,为3~5小时。血透和腹腔透析不能有效地使本品清除。

三、用法用量

成人革兰阳性需氧菌感染,1日600 mg~1200mg,分为2~4次肌注或静滴;厌氧菌感染,一般1日1200 mg~2700mg,分为2~4次静脉滴注。儿童1月龄以上,重症感染1日量15~25mg/kg,分为6或8小时一次静滴给药。肌肉注射量:成人,1次不超过600mg,超过此量则应静脉给予。静脉滴注前应先将药物用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600mg本药物应加入100ml~200 ml 的输液中,滴速宜缓慢,至少输注30至50分钟。一小时内滴注的药量不宜超过1200mg。

四、不良反应(据说明书记载)

(一)局部反应:肌肉注射后,在注射部位有时出现疼痛,硬结及无菌性脓肿,长期静脉滴注应注意静脉炎的出现;

(二)胃肠道反应:偶见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及10%~30%患者可出现腹泻,1%~2%的病人可出现伪膜性肠炎;

(三)过敏反应:少数病人可出现药物性皮疹,偶见剥脱性皮炎;

(四)对造血系统基本无毒性反应,偶可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小板减少等一般轻微且为一过性;

(五)可发生一过性碱性磷酸酶、血清转氨酶轻度升高及黄疸、肾功能异常。

五、注意事项

(一)本药与林可霉素有交叉耐药性,对林可霉素过敏者禁用;

(二)孕妇和一个月以下婴儿不宜应用本药;因本品注射剂含有苯甲醇,故儿童禁用本品肌注;4岁以内儿童慎用;儿童(一个月以上到16岁)使用本品时应注意肝肾功能监测;

(三)克林霉素可吸收分泌至母乳中,确实需要用本药则须中止哺乳;

(四)对老年患者应用尚缺乏研究,但临床经验提示老年人出现肠道菌失调的机率更高,须特别注意;

(五)用药期间须密切注意大便次数,如出现排便次数增多,应注意伪膜性肠炎的可能,须及时停药并作适当处理;

(六)肝、肾功能损害者、胃肠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抗生素相关肠炎的患者要慎用;

(七)因本药不能透过血脑屏障,故不能用于脑膜炎;

(八)克林霉素可增强神经肌肉阻滞剂的作用,两者应避免合用;不宜加入组成复杂的输液中,以免发生配伍禁忌;体外试验显示克林霉素与红霉素具有拮抗作用,应避免合用。

六、警示

(一)警惕罕见的严重不良反应:伪膜性肠炎和剥脱性皮炎的发生;

(二)要警惕ADR监测中心新通报的而我国克林霉素注射剂说明书没有提示的、新的严重不良反应:即过敏性休克、呼吸系统损害、泌尿系统损害(血尿)和急性肾功能损害。

美国发布氯吡格雷早期安全性信息

近期,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布有关氯吡格雷(clopidogrel,商品名Plavix)的早期安全性信息。信息中称FDA在发表的报告中发现一些患者使用氯吡格雷的疗效不如其他患者。引起药效不同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基因的差异导致患者体内氯吡格雷的代谢不同[1,2],或同时使用了干扰氯吡格雷代谢的药物[3]。

氯吡格雷是一种用于预防因血块凝结引起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抗血小板药物。它是一种前体药物,只有通过机体的代谢才会产生抗凝血的生物活性。因此了解机体代谢氯吡格雷的差异以及其它药物对其代谢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

质子泵抑制剂(PPIs)是常与氯吡格雷联合使用的药物。一些报告表明,某些PPIs会通过抑制氯吡格雷活化酶来降低该药物的疗效[3,4],其他的报告并没有显示出这种作用[5,6]。PPIs会减少胃酸的分泌,可用于治疗频繁的胃灼热和胃溃疡。而氯吡格雷会刺激胃肠,所以PPIs常常会和氯吡格雷联合使用,用来减少氯吡格雷的刺激作用。PPIs包括奥美拉唑(omeprazole,商品名Prilosec和Zegerid)、兰索拉唑(lansoprazole,商品名Prevacid)、潘托拉唑(pantoprazole,商品名Protonix)、雷贝拉唑(rabeprazole,商品名Aciphex)及埃索美拉唑(esomeprazole,商品名Nexium)。除奥美拉唑外,其他均为处方药。目前,FDA还不明确其他减少胃酸分泌的药物,如H2受体拮抗剂(Zantac、Pepcid、Tagamet和Axid)或抗酸剂是否也能够干扰氯吡格雷抗凝血活性。

氯吡格雷的制药商赛诺菲-安万特公司(Sanofi-Aventis)和百时美施贵宝公司(Bristol-Myers)已经同意与FDA合作,通过研究获取更多信息,来更好地了解基因因素和其他药物(尤其是PPIs)对氯吡格雷药效的影响,以及如何最佳地使用氯吡格雷。

FDA认识到尽快获得这些数据的重要性。制药商也同意在一定期限内完成研究。一旦收到制药商提供的最新信息,FDA会立刻进行评估,届时将向公众发布评估结果和建议。在获取进一步的信息之前,FDA建议:

●医护人员可以继续开具氯吡格雷处方,同时患者应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继续使用该药物,因为氯吡格雷可以有效地预防因血块凝结引起的心脏病发作和中风;

●对于使用氯吡格雷的患者,医护人员应重新评估开始使用或继续使用PPI(包括非处方药奥美拉唑)的必要性;

●正在使用或将要使用PPI(包括非处方药奥美拉唑)的患者如果要使用氯吡格雷,应向医护人员咨询。

参考信息:

1.Frere C et al, Effect of cytochrome P450 polymorphisms on platelet reactivity after treatment with clopidogrel i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m J Cardiol 2007; 101:1088-93.

2.Trenk et al. Cytochrome P450 2C19 681G A polymorphism and high on-clopidogrel platelet reactivity associated with adverse 1-year clinical outcome of elective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with drug eluting or bare-metal stents. J Am Coll Cardiol 2008; 51: 1925-34.

3.Gilard M et al. Influence of omeprazole on the antiplatelet action of clopidogrel associated with aspirin: the randomized, double-blind OCLA (Omeprazole Clopidogrel Aspirin)Study. J Am Coll Cardiol 2008; 51:256-60.

4.Gilard M et al. Influence of omeprazole on the antiplatelet action of clopidogrel associated to aspirin. J Thromb Haemost 2006; 4:2508-9.

5.Small DS et al. Effects of the proton pump inhibitor lansoprazole on the pharmacokinetics and pharmacodynamics of prasugrel and clopidogrel. J Clin Pharmacol 2008; 48: 475-484.

6.Siller-Matula JM et al. Effects of pantoprazole and esomeprazole on platelet inhibition by clopidogrel. Am Heart J 2009; 157:148.e1-148.e5.

美国FDA警告局部麻醉药使用的潜在危险

近期,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向患者和医护人员发布警讯,提醒在医疗检查或其他医疗情况下使用皮肤麻醉产品(局部麻醉药)来减轻疼痛存有潜在的严重风险。2007年2月,FDA曾发布“公共卫生忠告——皮肤麻醉产品用于美容的致命不良反应”,介绍了两名年轻女子在进行激光脱毛前使用局部麻醉药而死亡的病例。

局部麻醉药可以抑制皮肤的疼痛感,但其中的一些药物成分能够由皮肤进入血液。如果局麻药作用的皮肤面积较大、使用的剂量较多、用于受刺激或破损的皮肤、或皮肤表面温度过高,则会有更多的药物成分渗入血液。操作中将皮肤包裹起来或加热,会使皮肤表面温度升高。在这些情况下,进入血液中的麻醉药成分就无法预计,可能会因为过多而导致一些危及生命的不良反应,例如心律失常、癫痫、呼吸困难、昏迷甚至死亡。

处方类和非处方类的局部麻醉药有很多种。如果使用恰当,这些药品可以安全有效地减轻疼痛。无论将局部麻醉药作为哪一种用途,医生应该判断这种局麻药是否能安全地达到所期望的效果,或者是否可以选择其他更合适的治疗方式。如果使用局麻药是最佳选择,则应该开具最小剂量的处方。

目前FDA了解到,利多卡因(一种局部麻醉药)正在被研究是否能减轻乳房造影时的不适感[1]。研究过程中,局麻药被大面积使用并被塑料材料所包裹。尽管还没有关于此次研究中的严重不良反应报告,但由于用药面积不够大,所以难以评估该用法下是否会导致罕见的严重不良反应。FDA将继续关注局麻药的潜在不良反应,了解其用于大面积皮肤或使用部位被覆盖时是否会产生严重的、危及生命的不良反应。

如果患者在乳房造影之前要使用局麻药,应该向医生咨询。如可以使用,患者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使用的局麻药中所含有的麻醉药成分应该是能达到减轻疼痛效果的最小剂量;

●尽量控制局麻药的使用,仅限用于出现或将会出现疼痛的部位;

●不要将局麻药用于破损或受刺激的皮肤;

●向医生咨询局麻药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以及如何降低发生致命不良反应的风险;

●使用任何材料包裹或覆盖皮肤,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概率。因为存留麻醉药成分的作用部位温度会升高。

参考信息:

1.Lambertz CK et al. Premedication to Reduce Discomfort during Screening Mammography. Radiology 2008; 248(3): 765-72.

SFDA修订阿昔洛韦制剂说明书

2009年4月2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发布《关于修订阿昔洛韦制剂说明书的通知》。通知称,为控制阿昔洛韦制剂的使用风险,保护患者用药安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决定对阿昔洛韦制剂的说明书进行修订。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阿昔洛韦静脉制剂说明书修订内容

增加黑框警示,内容为:阿昔洛韦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肾损害患者接受阿昔洛韦治疗时,可造成死亡。应用阿昔洛韦治疗时,需仔细观测有无肾功能衰竭征兆和症状(如少尿、无尿、血尿、腰痛、腹胀、恶心、呕吐等),并监测尿常规和肾功能变化,一旦出现异常应立即停药。应严格按照说明书推荐的适应症及用法用量用药,避免剂量过大、滴注速度过快、浓度过高。静脉滴注时宜缓慢,否则可发生肾小管内药物结晶沉淀,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应用阿昔洛韦治疗,应摄入充足的水,防止药物沉积于肾小管内。急性或慢性肾功能不全者不宜用本品静脉滴注,因为滴速过快时可引起肾功能衰竭。对接受有潜在的肾毒性药物的病人使用阿昔洛韦时应特别注意,因为这可能增加肾功能障碍的危险性,以及增加可逆性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老年人、孕妇及儿童应慎重使用阿昔洛韦,或在监测下使用。

删除【用法用量】中“肾功能不全患者可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用药剂量。血液透析:6小时的血液透析使血药浓度下降60%,因此病人的用药剂量应在每次透析后予以追加调整。腹膜透析:无需在给药期间调整剂量”。增加“急性或慢性肾功能不全者不宜用本品静脉滴注,因为滴速过快时可引起肾功能衰竭”。

二、阿昔洛韦口服制剂说明书修订内容

增加黑框警示,内容为:阿昔洛韦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肾损害患者接受阿昔洛韦治疗时,可造成死亡。应用阿昔洛韦治疗时,需仔细观测有无肾功能衰竭征兆和症状(如少尿、无尿、血尿、腰痛、腹胀、恶心、呕吐等),并监测尿常规和肾功能变化,一旦出现异常应立即停药。应严格按照说明书推荐的适应症和用法用量用药,避免过量应用。应用阿昔洛韦治疗,应摄入充足的水,防止药物沉积于肾小管内。对接受有潜在的肾毒性药物的病人使用阿昔洛韦时应特别注意,因为这可能增加肾功能障碍的危险性,以及增加可逆性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老年人、孕妇及儿童应慎重使用阿昔洛韦,或在监测下使用。

瑞士警告吗替麦考酚酯的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风险

2009年3月11日,瑞士医药管理局和豪夫迈·罗氏公司共同发布了致医生的信,警示与骁悉(吗替麦考酚酯)相关的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风险。

骁悉是一种免疫抑制剂,已上市十余年,可与环孢素和皮质类固醇联合,用于预防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心脏或肝脏移植的急性器官排斥反应。在文献报道吗替麦考酚酯引起PRCA后,罗氏公司回顾总结了所有PRCA相关病例,并决定更新骁悉的说明书。

信中称,在联合使用骁悉和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中,有报道发生PRCA。吗替麦考酚酯导致PRCA的机理尚不清楚;其他免疫抑制剂的作用和免疫抑制联合用药对PRCA的作用也不清楚。在一些病例中,随着骁悉剂量的减少或中止, PRCA发生可逆性改变。然而,对于器官移植患者,减少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可能使移植器官遭受排斥风险。

PRCA是一种再生障碍性贫血症,红细胞是由骨髓中不成熟的前体物质生成。PRCA描述的状态是骨髓中红细胞的前体物质几乎不存在,而巨嗜细胞和白细胞前体物质的表达处于正常水平。PRCA是一种罕见疾病,到1990年为止,文献中只有约600例报道。PRCA可能是自发产生,也可能是一种潜在疾病的表征。大约5%的PRCA是由药物引起。PRCA患者可能出现疲劳、嗜睡和/或皮肤异常苍白。贫血是PRCA最主要的临床症状,贫血的程度可从临床表现不明显到严重贫血。急性自限性PRCA发生的贫血几乎不能观察到,然而,慢性获得性或者先天性PRCA会发生严重贫血。严重贫血的患者有失代偿性贫血的症状,表现为虚弱无力、心动过速和呼吸困难。PRCA通常的治疗方法是治疗其潜在疾病或者停止服用导致PRCA的药物。

罗氏公司已提出骁悉说明书修订申请,在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部分增加对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风险的警示信息。

美国FDA警告甲氧氯普胺的迟发性运动障碍风险

2009年2月26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发布声明,要求所有甲氧氯普胺(metoclopramide)生产商在药品说明书中添加黑框警告,警示长期或大剂量使用该药品可导致迟发性运动障碍,包括机体不自主的重复性运动,并表示即使用药时间不长也会出现相关不良反应。FDA还要求制药商制定风险评估和最小化计划(REMS),以确保患者能够获得用药指南并了解这一风险。

甲氧氯普胺是一种治疗胃肠功能失调的药物,通过加快胃部肌肉的运动,从而促进胃排空而发挥治疗作用。剂型包括片剂、糖浆和注射剂。该药可用于接受其他治疗无效的胃食管返流性疾病患者的短期治疗以及糖尿病胃轻瘫(胃动力障碍,排空延迟)患者。建议治疗时间不要超过3个月。

现有的药品说明书中含有长期使用甲氧氯普胺会导致迟发性运动障碍的风险警告。迟发性运动障碍的特征为四肢不自主的重复性运动、口-舌-颊三联症、眼肌异常运动或眨眼、手指扭曲性运动等。这些症状几乎是不可逆的,并且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有些患者的症状在停药后有所缓解或恢复。这一不良反应与患者用药时间的长短和服用剂量有直接关系。高风险人群包括老年人(尤其是老年妇女)和长期使用该药品的患者。

近期发布的分析结果表明,甲氧氯普胺是导致药源性运动障碍的最常见原因。FDA对另一份数据的分析显示,研究中大约有20%的患者服药时间超过3个月。FDA还注意到,在不断收到的自发报告中,大部分使用甲氧氯普胺并出现迟发性运动障碍的患者其用药时间都超过了3个月。

口服双膦酸盐与食道癌风险

在发送给《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编辑的信函中,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Diane Wysowski博士建议研究口服双膦酸盐是否是食道癌的潜在风险因素。

Wysowski博士表示,自1995年10月阿仑膦酸(alendronic acid,Fosamax)上市以来至2008年5月中旬,FDA收到报告:美国有 23例患者被诊断出食道癌,21例将阿仑膦酸作为怀疑药,2例将其作为并用药,其中包括8例死亡病例。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没有收到与其他口服双膦酸盐药物相关的类似报告。

在上述23例患者中,19例中位年龄为74岁(平均年龄为71.8岁),78%为女性。阿仑膦酸的使用剂量为10mg/天(8例)、70mg/周(5例)或每周一次(1例),其他患者用量不详。16例患者从开始用药到发现肿瘤的中位时间为2.1年(平均时间为3年)。有1例患者尽管患有巴雷特氏食管(Barrett’s esophagus),但也服用了阿仑膦酸。在6例患者中,主要病变部位发生在食管末端,也有一些病例累及到胃部。分别在7例患者和1例患者中发现了腺癌和鳞癌。

据Wysowski介绍,在欧洲和日本已接到了31例患者在服用了阿仑膦酸后被诊断出食道癌的报告,其中21例怀疑与阿仑膦酸有关。在这些病例中,有6例怀疑与使用利塞膦酸(risedronate,Actonel)、依班膦酸(ibandronate,Boniva)、依替膦酸(etidronate,Didronel)或并用这些药物有关。在4例患者中双膦酸盐作为并用药使用。报告中包括6例死亡病例。在这31例患者中,71%为女性,25例患者的中位年龄和平均年龄都是68.5岁。已知的20例患者用药剂量如下:阿仑膦酸10mg/天(9例)或70mg/周(8例);利塞膦酸5mg/天(1例)或35mg/周(1例);以及在使用依替膦酸数年后,服用依班膦酸150mg/月(1名)。21例患者从用药到发现肿瘤的中位时间为1.3年(平均时间为2.2年)。其中有3例患者在服用阿仑膦酸后被诊断出巴雷特氏食管,与发现食道癌的时间相似。8例患者的食道末端受到影响,4例累及胃部。分别在6例患者和5例患者中发现了腺癌和鳞癌。

Wysowski博士建议避免给巴雷特氏食管的患者开具口服双膦酸盐处方。

参考信息:Wysowski DK.Reports of esophageal cancer with oral bisphosphonate us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60: 89-90, No. 1, 1 Jan 2009

(Reaction Weekly No.1235)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对女性糖尿病患者骨骼的影响

根据一项meta分析结果,长期使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治疗Ⅱ型糖尿病会使女性患者骨折的风险加倍。

为确定噻唑烷二酮类(如罗格列酮、吡格列酮)和骨折的相关性,研究人员进行了系统评估,对10项随机对照性试验(持续一年或一年以上,n=13715)和两项观察性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这些试验和研究比较了使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和未使用该药物的患者出现骨折的风险。

从随机试验中得出的汇总数据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噻唑烷二酮组出现骨折的风险明显增大(OR=1.45; 95% CI 1.18, 1.79)。其中5项按照性别评估骨折风险的数据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女性患者的骨折风险明显升高(OR=2.23; 95% CI 1.65, 3.01)。两项观察性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果,即服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患者存在着更高的骨折风险,尤其是女性。通过对骨矿物质密度的分析表明,服用了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女性和对照组相比,其腰脊柱和臀部的骨矿物质密度明显降低。

参考信息:Loke YK, Singh S, Furberg CD.Long-term use of thiazolidinediones and fractures in type 2 diabetes: a meta-analysis. CMAJ: 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 180: 32-39, No. 1, 6 Jan 2009

(Reactions Weekly No.1237)

SFDA修订盐酸吡格列酮制剂说明书

2009年4月2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发布《关于修订国内盐酸吡格列酮制剂说明书的通知》。通知称,为控制盐酸吡格列酮制剂的使用风险,保护患者用药安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决定对盐酸吡格列酮制剂的说明书进行修订。

1.在说明书的顶端增加有关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黑框警告内容: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包括吡格列酮,在某些患者中有导致或加重充血性心衰的危险(参见[注意事项])。开始使用本品和用药剂量增加时,应严密监测患者心衰的症状和体征(包括体重异常快速增加、呼吸困难和/或水肿)。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和体征,应按照标准心衰治疗方案进行处理,而且必须停止本品的应用或减少剂量。心衰患者禁止使用本品。

2.在不良反应项下增加以下内容:

黄斑水肿:有国外上市后的报道,服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包括吡格列酮,发生或加重(糖尿病)黄斑水肿并伴有视力下降,但发生频率非常罕见。尚未明确黄斑水肿是否与服用吡格列酮有直接关系。如患者出现视力下降,医生应考虑是黄斑水肿可能性。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接受眼科医师进行的常规眼科检查。除此之外,无论糖尿病患者正在接受治疗或存在其它体格检查异常,只要出现任何一种视物症状就应迅速接受眼科医生检查。

骨折:在国外的一项关于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病程9.5年)的随机临床试验中,研究人员注意到服用吡格列酮的女性患者骨折的发生率增加。在平均为期34.5个月的随访过程中,吡格列酮组的女性患者骨折发生率为5.1%(44/870),而安慰剂组仅为2.5%(23/905)。这个差异在治疗开始一年后就出现了,并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持续存在。女性患者所发生的骨折为非椎骨骨折,包括下肢和远端上肢。男性患者使用吡格列酮治疗的骨折发生率为1.7%(30/1735),与安慰剂组的2.1%(37/1728)没有明显增加。在照顾使用吡格列酮治疗的患者时,尤其是女性患者,要考虑到骨折的风险,并依据目前的护理标准注意评估和维持骨骼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