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33号(邮编 110032)2008年12月10日
医院召开学习学校《2009——2013年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讨论会
我院殷东风教授当选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ZK)〗
省中医感染病学会第二次会议暨全国感染病中西医结合诊治进展学习班结束
2008年国家级中医肿瘤、血液疾病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在我院举行
启航——一名抗震医生写给爱人的信(因王圣治老师事迹而感)
2008年11月26日上午,学校党委书记王明玉、副校长季惠斌、副校长兼附院院长杨关林及学校有关部门的领导,莅临我院现场办公。附属医院领导班子成员及部分中层干部参加了这次现场办公会。
会上,附属医院党委书记何欣同志代表领导班子成员作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发扬中医特色,推动医院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再发展》工作汇报。何书记从八个方面作了汇报:一
、强化内涵建设,医疗服务工作再上台阶;二、以“评估”优秀为起点,教学工作向纵深发展;三、以申建“基地”为契机,科研工作屡创佳绩;四、强化人才立院战略,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五、全力以赴,高质高效完成百年大计工程;六、分院工作稳步推进,市场独辟蹊径;七、探索学生工作新模式,培养适应社会的复合型人才;八、以文化建设为载体,创新党建形式,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何书记在汇报中也指出了目前附属医院面临的困难与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认真听取了何书记汇报后,学校党委书记王明玉同志作了讲话。王书记首先肯定了附院2008年取得的成绩,随后,谈了五个方面问题。一、附院近期要做好新大楼搬迁工作。新大楼凝聚着广大干部和职工的心血和智慧,也是学校和附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对学校和附院今后的发展很重要,也是实现历史性跨越和发展的时机,它将载入史册。因此,搬迁到新大楼后要加强医院管理;二、附属医院要做好全国中医基地申报成功后的建设工作。基地申报困难,建设更难。附院现在要谋划基地的建设问题;三、要做好二部住院处的改造工作,筹建好康复中心;四、要加强附院班子建设。班子成员之间要讲合作,讲和谐,讲和气,摆正自己的位置,分工明确,多补台不拆台,锐意进取,真抓实干,严格要求自己,廉洁自律;五、要加强医院内涵建设,走人才强院的道路,抓紧重点专科建设,加强人才管理。最后,王书记希望附院要加强党建工作、纪检工作,在学校各附属医院中起到龙头作用。
办公会上,学校教务处、科研处、人事处、研究生学院等部门领导就学校教学体制改革和教学质量、毕业生就业、新病房楼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沟通与协调。王书记就大家提出的有关问题作了具体要求和指导。
学校领导深入我院召开现场办公会是对全院职工的鞭策和鼓励,必定会对我院2009年又好又快发展增添动力,推动医院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医院召开学习学校《2009——2013年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讨论会
2008年11月19日下午,医院召开了学习学校《2009——2013年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讨论会。学校校长马骥、医院党委书记何欣、常务副院长于世家、中西医结合分院院长许斌、副书记罗智博、工会主席刘宇新出席了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医院主要职能科室主任及民主党派负责人。
医院党委书记何欣主持会议。与会代表围绕怎样落实学校的《2009——2013年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结合实际进行了广泛的讨论,畅所欲言地谈了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主要是:医院要以打造全国重点专科为龙头;培训技术力量,选拔全国中医优秀人才;加强内涵建设,打造核心竞争力;要整合资源,形成中医药集团,占领辽宁沈阳医疗市场;成立康复中心;搞民族医学;开展新疗法;投入社区,做好社区服务工作;把体检工作做好做大;提高医疗水平,注意医疗安全;做好宣传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建议学校考虑七年制毕业生就业问题;培养精英教师队伍等意见。
最后,学校校长马骥做了讲话。他说,今天参加附属医院讨论会,很受教育。来自临床一线,方方面面的代表的意见和想法很重要,它对完善学校的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纲要》是学校2009——2013年规划,对学校发展有战略意义,其中包涵了指导思路,发展目标及措施。我们要在教学和医疗中发扬中医特色,搞好科研课题,增加经济效益,把学校建成花园式学校。相信在学校党委领导下,我们制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院务部宣传办)
2008年11月17日及24日上午,由杨关林院长亲自主持在新病房大楼15层会议室先后召开了两次新建病房大楼启用前沟通协调会。院领导班子成员及有关科室的领导及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
会上,基建房产处、监理公司、数字化办公室、设备处、总务处、人事处、护理部、医务部等有关人员先后作了发言。他们就新病房大楼启用前方方面面的工作进行了沟通和协调。大家讨论了关于新建病房大楼启用前最关键的消防验收、电梯调试、污水站建设、食堂煤气的安装,庭院路面的保护、楼内安全、弱电施工等问题。
会上,杨关林院长作了讲话。他说,召开现场会,主要在一起沟通和协调新大楼启用前需要解决和落实的一些问题,使新建病房大楼能够顺利启用。在新建病房大楼建设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我们遇到了一些困难,受到一些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在这些特殊情况下,新病房大楼顺利进展到今天,应该是令我们满意的结果。在整体运转中,很多干部职工做了大量工作,很辛苦。大家发扬了吃苦耐劳、廉洁自律、讲奉献、讲正气、讲风格、团结协作的一种精神。
我们要组织正规验收,对于重点难点,我要亲自验收,换一句话说,要让医院少受损失,不受损失。在操作中一定要规范,要严格招标程序,不能放宽政策。要让全院职工、广大患者、我们自己和上级领导满意,我们责任重大,也感到很骄傲。我们要团结协作,各部门之间要多沟通、多协调,工作要落实到位,各部门要负起责任,踏踏实实地做好工作,切实迅速地解决好存在的问题,使新建病房大楼能够顺利安全启用,为广大患者提供舒适良好的就医环境。(院务部宣传办)
为谋求医院更快更好地发展,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全员的专业素质,服务水平,树立良好的形象,为让全院职工以崭新的精神风貌投入新病房楼使用工作做好准备,继8月下旬全院中层干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不断深化医院内涵建设》为主题的培训之后,医院下发了对全院职工进行全员分类培训的通知。护理部、药剂科率先聘请专家对职工进行了专题培训,与此同时,医院各科室的培训工作全面展开。
全院无论是医疗、医辅还是机关、后勤各科室都积极行动起来,根据科室的具体情况和自身特点,自拟题目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从专业知识、技能、病例书写、疑难病例规范、应急事件处理、医疗安全、防范医疗纠纷、规范行医、职业道德与操守、科研立项、论文撰写、医护患的沟通、团队精神、各种规章制度、服务礼仪、劳动纪律、科室文化等方方面面的非常具体。
本次培训形式多样化、内容具体化、讲解细致化、从理论到案例分析,都规避了高谈阔论,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流于形式,使全院职工在培训中切切实实地学到了想要了解和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这段时间的培训,使全院职工的专业技能、服务水准、整体素质均得到提升。
▲我院新建病房楼工程建设再传捷报,2008年11月13日顺利通过沈阳、哈尔滨、长春创优工程领导小组专家验收,并喜获2008年度“沈、哈、长”三市优质工程银杯奖。
▲由辽宁省中医管理局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承办的辽宁省中医医疗机构护士岗位技能竞赛于2008年12月5日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胜利落下帷幕。
竞赛活动从2008年9月开始到2008年12月结束历时4个月,分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操作两个部分,全省14个市16个医疗机构共有112名选手参加了此次竞赛。经过理论笔试的初筛,有50名选手进入实践技能操作环节。
我院徐鸿洁荣获辽宁省中医系统岗位能手标兵荣誉称号;白娜、王磊、陈一荣获辽宁省中医护理岗位能手荣誉称号。(护理部)
11月22日我院召开了社会监督员座谈会。此次会议的目的在于听取一年来社会监督员对医院服务工作的意见。我院聘请的社会监督员,来自沈城社会各界,已坚持数年对我院的医疗活动及百姓的社会评价予以监督,即为医院反馈了许多宝贵的信息,又扩大了医院的对外宣传,对医院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有关院领导出席了座谈会,并对各位监督员长期以来对医院的发展所付出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此次座谈会的召开正值我院新病房大楼落成之际,会间院领导向监督员介绍了搬迁计划及医院对中层干部和职工开展的全方位、多层次的系列培训工作。参会的监督员表示,几年来医院的发展势头良好,作为监督员一定努力地做好这项工作,力求尽一份责任,为医院的医疗工作不断完善和医院的发展出一份力。
会后,监督员参观了新病房大楼,并对门诊进行了一次暗访工作,对查访中发现的问题形成了书面材料,提出了中肯建议。(院务部党办文明办)
★10月31日,辽宁省物价局价格二处处长李森,辽宁省人民医院、医大一院物价专家来到我院,研讨设立“中医辨证论治”收费项目工作。我院医务处副处长吕静、物价办主任纪笑艳、血液肿瘤科主任殷东风、内分泌科主任高天舒参加了此次研讨。大家针对辩证论治的立项及收费标准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对于我院提出的建设性意见,物价局的领导及专家给予高度的重视和肯定。据悉该项目将在2009年在辽宁省全面实施。(物价办)
★民进支部主任姜永前撰写的《关于“居家养老”与社区服务一体化的建设》被沈阳市政协列为2008年重点提案。11月7日,在民进沈阳市委召开的2008年参政议政工作表彰会上,姜永前荣获“参政议政贡献奖”。(民进辽宁中医支部)
10月31日下午,药剂科党支部全体党员在门诊候药大厅为患者举行了合理用药咨询活动。
这次活动是继支部立项《迎奥运加强内涵建设创建一流岗位》以来,开展的一次比较大型的活动。在项目负责人支部书记李亚秋的安排下,八名资深药学专家在现场为患者提供了一对一的用药问题解答,受到了患者的好评和赞许。同时现场还免费发送了一些用药常识宣传单,使患者大大增加了合理用药的常识。
学校组织部王涛助理、医院党委书记何欣、副书记刘广和及党办主任王欣宇都非常重视药剂党支部的活动,亲临现场进行指导,使广大党员倍受鼓舞。大家表示今后一定要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为患者服务的技能。患者的需要就是我们的责任,以党员带动群众,做好本职工作,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我院殷东风教授当选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
从刚刚结束的2008年第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大会上传来佳音,我院肿瘤科主任殷东风教授当选为第四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打破了自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成立以来东北地区没有副主任委员的局面,代表着我院中西医结合肿瘤诊疗水平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认可,提高了我院在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必将为我院肿瘤科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带来极大的发展契机。
省中医感染病学会第二次会议暨全国感染病中西医诊治进展学习班结束
2008年10月25日,辽宁省中医感染病学会第二次会议暨全国感染病中西医结合诊治进展学习班在我院召开,辽宁省卫生厅中医局丛丹江局长、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于世家副院长、科研处张艳处长等参加了会议开幕式并致辞。其授课内容从科研、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医学论文的撰写等参会人员最为关心的角度出发,邀请李德新、王雪峰等一批国内知名教授讲学,受到了学员的一致好评,并期待下一次学习班的举办。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成立20周年庆祝会暨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于2008年10月17至20日在北京隆重召开。
我院风湿免疫科高明利主任和汲泓教授参加了此次会议,有3篇论文被大会收录。高明利主任被增选为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并主持大会专题报告,汲泓被增补为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这次大会我院风湿免疫科再一次与国内先进
风湿免疫科室相接轨,为推动我院风湿免疫科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使我院风湿免疫科再上新的台阶。(风湿免疫科)
2008年9月20日,第二届辽宁省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暨2008年国家级中医肿瘤、血液疾病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在我院举行,会议以“传承岐黄之术、融汇现代科学、重视生存受益、提倡人文关怀”为主题。完成了十个专题讲座,包括肺癌化学疗法及靶向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肿瘤的姑息治疗进展与中医药面临的机遇、实体瘤相关的血液病问题、出血性疾病的中西医诊治进展、胃癌的综合治疗进展、恶性肿瘤的热疗治疗进展、肠癌的内科治疗进展、乳腺癌的综合治疗进展、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研究进展、肿瘤患者临终关怀的医疗照护。
省内多家医院首次派人参加,表明以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为中心的省内血液、肿瘤的学术交流、合作网络已经形成,使我省的中医治疗血液病、肿瘤水平有所提升。(血液肿瘤科)
某患者,女,78岁,2008年11月17日突发头痛伴恶心、呕吐1天来诊。查体:T 36.0℃,P 74次/分,R 23次/分,BP 176/90mmHg,意识朦胧,面色苍白,言语含混不清,双眼白内障,双瞳散大,左侧肢体肌力Ⅴ/Ⅳ级,右侧肢体肌力Ⅴ/Ⅳˉ级,巴斯征(±)。CT示:左侧额叶大面积高密度出血灶,左侧侧脑室受压,中线右移,出血量约70mL余。急诊全麻下行开颅显微镜下清除血肿近70mL,术中见畸形血管团出血,止血,完整予以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畸形血管团)。患者术后第一天病人神清语明,四肢活动良好,复查CT为术后改变
现患者术后第九天,生命体征平稳,生活自理。这是我院建院以来首例为高龄患者颅内动静脉畸形伴大量出血急诊在显微镜下手术治疗成功的病例,为我院建院50年神经外科填补又一项空白。
血管畸形病因是胚胎时期形成,畸形血管团本身像一团蚯蚓,为卷曲的血管团。医学统计发病年龄高峰为20-39岁,平均发病年龄为25岁。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报告颅内动静脉畸形(AVM)800例,年龄最小的11个月,最大的63岁,平均年龄为25.7岁。而该患者78岁,较为少见。就其年龄而言,手术风险极高,但是我院已成功为其进行救治,为脑外科进入新病房大楼前献上一份成功病例报告。(脑外科)
脑外科从建科以来开展髓内肿物切除多例,从颈2到骶尾部均效果良好。髓内手术风险大,难度高,术后患者极易引起瘫痪。
最近又收治一名69岁男性患者,以“右侧胸肋部皮肤烧灼样疼痛半年”收入院。患者半年前右侧胸肋部皮肤出现烧灼样疼痛,皮肤表面有抓痕,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带状疱疹,治疗3个月后症状不见缓解,遂来我院进一步诊治。查体:全身消瘦,右侧胸肋部有8×10cm大小皮肤痛温觉异常,腰部侧弯时疼痛加重,我们高度怀疑为脊髓胸段占位。查MRI证实为 T8-9髓内占位。全麻下显微镜髓内探查发现T8-9髓内、外共2枚肿物,表面光滑,与脊神经根相连。显微镜下完整切除肿物,患者术后疼痛及局部痛温觉恢复正常。术后病理回报为T8-9脊髓神经鞘瘤。
脊髓肿瘤中神经鞘瘤的发病率40%,占硬脊膜内肿瘤的70%以上,发病多在20-40岁,老年患者发病率低,儿童也较少见。该患者69岁,手术的成功证明了我院神经外科的手术技术;证明了我院的诊断水平,为我院填补了胸段脊髓内手术技术空白。
编者话:10月上旬,辽宁省卫生厅转发中央纪委驻卫生部纪检组《关于开展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促进行业作风建设诗歌创作评选活动的通知》。《通知》中指出,此次主题诗歌创作活动旨在全面总结30年反腐倡廉和纠风工作成功经验,广泛宣传开展医医风教育,严格行业纪律廉洁行医,诚信服务的成果,弘扬广大医务工作者在抗震救灾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可歌可泣的高尚医德和无私奉献精神,促进纠风工作的深入开展,展示新时期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良好精神风貌,树立白衣天使和人民群众健康卫士的良好形象。
我院接到通知后,立即组织纪检、党办、工会、宣传办相关人员布置工作,号召全院职工积极参与主题诗歌创作活动。仅十余天的时间征集诗歌33篇,医院从中挑选出12篇送交省监察厅驻省卫生厅监察室,等待专家组对作品的筛选。我们将12篇诗歌陆续登在院刊《杏林之声》上,供大家学习与交流。
你们不顾个人的死生又是何等的勇敢 敢于挑战生命极限
是你们用生命的颜色在祖国的历史上书写了不朽的传奇[KH*2D]
——一名抗震医生写给爱人的信(因王圣治老师事迹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