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你的位置: 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正文

冬病夏治话贴敷

发布时间:2013-08-04 浏览次数:

盛夏伏天,酷暑难耐,但对于患有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过敏性鼻炎、咽炎、咳嗽、反复感冒、免疫力低下等秋冬季容易复发和加重的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而言,是进行“冬病夏治”中药穴位贴敷的良好时机。

一、何为“冬病夏治” 中药穴位贴敷

“冬病夏治”疗法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天人合一”、“内病外治”的中医理论,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中药敷贴,以鼓舞正气,增加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中医的理论认为,人体之阳气“生于春,长于夏,收于秋,藏于冬”,冬季阴气上升到达顶点,机体容易遭受寒邪侵犯,往往阳气不足。而一旦寒邪积久不散更伤阳气,就会导致内寒。而春夏,尤其是三伏天,由于气温升高,人体内阳气上升,经络通达,气血充沛。利用这一有利时机采用补气壮阳、祛湿化痰药物,贴敷于肺脾肾经、膀胱经及督脉腧穴等穴位上,透过皮肤、经络传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能最大限度的驱风祛寒,祛除体内沉痼,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预防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

二、“冬病夏治”,莫忘“涌泉”

涌泉穴为全身穴位的最下部,也是足少阴肾经的首穴。其经络循行属肾络膀胱,由肾上行过肝膈,入肺上喉,由肺络心脏,注胸部与手厥阴心经相交。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曰:“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说:肾经之经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全身四肢各处。所以,涌泉穴在人体养生、防病、治病、保健等各个方面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通过刺激涌泉穴,可以达到对肾、肾经及全身由下到上的整体性调节的目的。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专家根据“天人合一”学说,结合现代“时间医学”的科学观点,引用中医学“冬病夏治、夏病冬防”、“子午流注、适时开穴”之理论,研制出在“三伏天”、“三九天” 采用温阳益气、祛湿化痰药物,贴敷于涌泉穴上,透过皮肤、经络传注,使药物直接作用到宿痰(病根)潜伏之处,将其祛除,这也就是中医学所说的“治病求本”,俗话所谓的“治病求根”。

三、贴敷时间与注意事项

贴敷时间成人不超过4小时,少儿及敏感者应酌减。药物贴敷后,多数患者会出现麻木、温、热、痒、针刺、疼痛等感觉,也有部分患者无明显感觉,这些均属于药物吸收的正常反应。贴敷药物期间,应减少运动、避免出汗,尽量避免电扇、空调直吹,以利于药物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