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你的位置: 网站首页> 医院文化> 健康课堂> 正文

【科普】中医减重正当时,五招教你健康掉秤!

发布时间:2025-04-21 浏览次数:

春归大地,万物复苏,中医减重正当时!本期,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健康体重管理中心医生与您分享“中医五维减重方案”,带您探寻快乐享“瘦”的奥秘。

一、什么是肥胖?

肥胖是人体脂肪积聚过多达到危害健康程度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无明显内分泌、代谢病病因者为单纯性肥胖,继发于神经-内分泌-代谢紊乱基础上的肥胖症为继发性肥胖。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数据显示,中国成人已超过一半的人存在超重或肥胖,成年居民(≥18岁)超重率为34.3%、肥胖率为16.4%,超重和肥胖人数超过50%,到2030年将达到60%以上。按照绝对人口数计算,全国已经有6亿人超重和肥胖,达全球第一。

二、如何判定超重或肥胖?

判断超重或肥胖,一般有两个重要指标:

BMI:它是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体重以千克为单位,身高以米为单位;

腰围:腋中线肋弓下缘和髂嵴连线中点的水平位置处体围的周径长度。

三、肥胖的危害

肥胖可不是小事,它会严重损害我们的预期寿命与健康,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代谢性疾病:如2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痛风、脂肪肝等;

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血脂异常、脑卒中等;

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

此外,还可能增加恶性肿瘤的发病风险,以及膝关节炎等骨骼系统疾病风险,引起心理疾病等。因此,减重治疗刻不容缓。

四、中医五维减重方案

一维 无饥饿“辟谷”——轻松减重

辟谷疗法,即在特定时间内暂停正常饮食,科学辟谷并非简单的禁食,而是在专业指导下,通过合理控制饮食摄入,调整饮食结构,并结合适当的运动、心理调节等综合手段以调整机体内环境。它能促进气血津液的平衡,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辟谷期间结合中药治疗更可以补气生精、改善代谢,实现无饥饿“辟谷”,让减重变得轻松。

二维 辨体茶饮——调体减重

中医代茶饮以“药食同源”为核心,针对不同肥胖体质,搭配天然药材,既能消脂化积,又兼顾调理脏腑,实现调体减重。

●痰湿型肥胖(清热利湿、消食降脂):荷叶山楂茶——荷叶15g,炒山楂15g,决明子15g

●脾虚型肥胖(健脾祛湿、理气消胀):茯苓陈皮饮——茯苓20g,陈皮10g,生苡仁15g

●肝郁型肥胖(疏肝解郁、行气消脂):玫瑰佛手茶——玫瑰花15g,薄荷6g,佛手15g

三维 中医特色疗法——平衡减重

中医认为“耳者,宗脉之所聚也”“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耳窍”。通过选用饥点、内分泌等耳穴进行耳穴压豆,可调节食欲、平衡内分泌。走罐可以能够减少腹部脂肪堆积。穴位埋线则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调理脏腑。调节周围植物神经和内分泌功能,抑制食欲、减少能量摄入,并促进能量代谢和脂肪分解,最终实现平衡减重。

四维 中医功法——快乐减重

中医功法(如八段锦、易筋经、气功六字诀)能强筋健骨、固摄精气、濡养脏腑、涵养心性。每个动作对应特定脏腑,有助于调畅气血,消除疲劳,增强体质,改善代谢,快乐减重。

五维 中药汤剂——辨证减重

基于“膏浊”理论,内分泌科创立了一系列肥胖管理方案,实现整体调节,辨证减重。

肥胖1号方案——健脾益气,利水渗湿,用于脾虚湿阻型肥胖;

肥胖2号方案——清泄胃热,通腑泄浊,用于胃肠实热型肥胖;

肥胖3号方案——疏肝解郁,行气化痰,用于肝郁气滞型肥胖;

肥胖4号方案——补益脾肾,温阳利水,用于脾肾阳虚型肥胖。

中医减重,从茶饮到埋线,从耳穴到方药,多维方案让减重充满“治愈力”。这个春天,让我们“健康体重,一起行动 ”,用中医智慧告别肥胖,快乐享“瘦”!